莎士比亚《哈姆雷特》

2023-10-21

说戏剧,就不得不说莎士比亚,说莎士比亚,就不得不说他的四大悲剧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《哈姆雷特》《奥赛罗》《李尔王》《麦克白》都创作于他戏剧生涯的第二个时期。

当时,英国王权由盛转衰,各种社会矛盾激化,1603年,伊丽莎白去世,詹姆斯一世继位,君主专制不断加强,王权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。莎士比亚采用严峻的笔锋,批判社会的邪恶与阴暗。

这一时期,莎士比亚戏剧的主题为“恶总是毁灭善”,其风格为悲愤沉郁。今天,在此创作背景之下,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,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《哈姆雷特》,品味其中的深层韵味。

《哈姆雷特》的剧情,发生在古代的丹麦。正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,回国为父亲奔丧,却赶上了叔父克劳狄斯登基成为新王,并娶了先王的遗孀,即哈姆雷特的母亲,这让他深陷忧郁和痛苦之中。

这时,父亲的鬼魂突然出现,他告诉哈姆雷特说,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,并让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。哈姆雷特万分悲痛,几近疯狂。随即,他又从自己的失态中受到启发,决定在采取行动前,先用装疯来迷惑对手,以保护自己的安全。

克劳狄斯不信哈姆雷特是真疯,不断派人去试探,但都被哈姆雷特识破。哈姆雷特用戏中戏证实了父亲鬼魂所说的话,但出于宗教的考虑,他没有在克劳狄斯祈祷时动手杀人。

哈姆雷特在与母亲谈话时,他误以为是克劳狄斯偷听,动手之后,却将大臣波洛涅斯误杀。现在,克劳狄斯已经将哈姆雷特视为真正的对手,但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加害于他,就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,准备借助英国国王之手除掉他。

哈姆雷特在途中发现了这个阴谋,于是赶紧折回丹麦。此时,情人奥菲利娅因父亲被误杀,以及恋爱失败的原因,受到了巨大刺激,精神失常,溺水而死。

克劳狄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,他挑起波洛涅斯的儿子、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的仇恨,怂恿他们俩决斗,并在剑上涂了毒,在酒里下了药,要置哈姆雷特于死地。

哈姆雷特不知有诈,结果在决斗时,被毒剑刺中而死,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,最后身死,王后则误喝毒酒而亡。临死前,哈姆雷特将克劳狄斯刺死,终于为父亲报了仇。

按照王位继承法则,哈姆雷特是王位第一继承人,克劳狄斯篡权夺位,是悖天逆理之举,哈姆雷特为父亲报仇,推翻克劳狄斯的统治,这件事情有其正当性。

但在复仇的时候,哈姆雷特的行动却一再延宕,实在令人感到困惑。哈姆雷特勇敢冷静、视野开阔,他的复仇合乎天道正义,又有力量能够做到,但他一再的犹豫和延宕,就只能向观众展示出极尽疯狂的精神状态。

有人认为,缺乏社会历练,性格上果断不足等缺点,成为哈姆雷特在复仇时犹豫不决的原因。但更多的人,包括我国学术界的主流意见,是把哈姆雷特看作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王子形象。哈姆雷特延宕的根本原因,是他在决定复仇的同时,正在经历着严重的思想和精神危机,而这一危机,使他对复仇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怀疑。

哈姆雷特是错植时代的产物,古代丹麦王子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——威登堡大学上学,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教育。在经历一系列的重大人生变故之后,他对人文主义的乐观信念发生了动摇,由相信人性善,到认定人性恶。

哈姆雷特无法超越他的时代和自身局限,因此只能坠入虚无之境,甚至对生命存在的意义都产生了怀疑,从一个乐观的人文主义者,变成一个怀疑的人文主义者。哈姆雷特心绪迷惘、忧郁、焦灼,也就有了行动上的延宕,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。

《哈姆雷特》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高峰,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,情节结构的高超技术表现,戏剧语言的精彩纷呈,让这部戏剧经久不衰,而其中对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极为重要。

哈姆雷特在复仇的时候几次犹豫,行动上的延宕,让他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“重整乾坤”的历史使命也未能完成。但是不可否认,哈姆雷特在延宕中对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把握,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思想境界产生了巨大飞跃,同时也展现了代表正义的力量,思想的勇气,牺牲的精神,并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。可以说,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,具有重要的思想认识价值和社会批判意义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